• 政策文件

吉林省乡村建设“吉乡农创园”工作方案(试行)

作者: 时间:2023/2/27 15:40:22 浏览:

关于印发《吉林省乡村建设吉乡农创园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

各市(州)乡村振兴局、教育局、农业农村局、文化和旅游局,长白山农业农村和水利(乡村振兴)局、教科局、旅游和文化体育局,梅河口市乡村振兴局、教育局、农业农村局、文化和旅游局,各县(市、区)乡村振兴局、教育局、农业农村局、文化和旅游局:

现将《吉林省乡村建设吉乡农创园工作方案(试行)》

 

 

 

 

省农业农村厅          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3年2月27日

 

 

 

 

 

吉林省乡村建设“吉乡农创园”工作方案(试行)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十二次党代会和省委十二届一次会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部署安排,省乡村振兴局、省教育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文化和旅游厅在全省乡村建设“百村提升”村中联合打造“吉乡农创园”,指导推进县(市、区)与高校合作实施升级创建,叫响“吉字号”品牌,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现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2023年,在全省乡村建设“百村提升”村中遴选打造“吉乡农创园”50个左右,其中每个县(市、区)不少于1个,10个边境县(市)在“百村提升”重点边境村中遴选;力争用2年时间打造100个左右,打造一批校地合作示范、乡村建设样板、乡村振兴表率,使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建设具有吉林特色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村,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

二、工作原则

——坚持校地共建。推动高校人才技术、智力资源优势与地方政府组织协调、政策支持优势相结合,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

赢,合力推进乡村建设发展。

——坚持重心下沉。落实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的要求,推动专业技术人才深入基层、下沉到村,广泛依靠农民、教育引导农民、组织带动农民实施建设。

——坚持突出特色。鼓励校地紧密结合双方实际、农民需求,因地制宜探索高校服务乡村的特色做法,打造具有高校和地方特点、更富乡土气息的特色村庄。

——坚持稳妥推进。遵循城乡发展规律、产业发展规律、市场运行规律,量力而行、稳中求进,扎实开展乡村建设,稳步推进校地合作,求好不求快。

三、工作标准

统筹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坚持农创、科创、文创、商创“四创”融合,在“百村提升”基础上,推动产业发展、品牌打造、乡村善治“三升级”,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建设一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村。

(一)产业发展

1.推进全链条式产业项目建设,加快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2.推进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加快校地企合作发展;

3.推进设立各级各类实习实训实践基地,培训各级各类人才人员;

4.村集体收入高于本县(市、区)示范村平均水平,农民收入水平高于本县(市、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水平。

(二)品牌打造

5.形成高识别度的“一村一品牌”“一屯(组)一视觉”主体形象;

6.打造产业产品品牌,特别是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拥有食品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的产品;

7.形成具有地方特色文创产品,建设农耕文化、非遗工坊、体验中心等场所,讲好村庄故事。

(三)乡村善治

8.建成“五星级”党组织;

9.建成“民主法治示范村”;

10.建成“小积分”激活“大德治”体系;

11.建成村党组织领导、村委会落实、村监督委员监督、村民议事会协商的基层治理体系。

四、工作重点

(一)党建引领。开展“五星级”乡村党组织创建,培养乡村干部后备力量,进一步强化示范村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持续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二)产业发展。坚持产学研用协同发力和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发展,围绕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秸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农产品加工和食品产业十大产业集群等重大产业布局,深入挖掘当地农特资源潜力,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积极发展农村电商、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新模式;建立联农带农机制,加强包装设计和品牌提升,延长产业链、价值链,解决农产品卖“初字号”问题,让更多特色农产品进厨房、上餐桌、装口袋,带活农村经济、带富农民群众,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三)文化赋能。突出文化铸魂,做好示范村视觉形象(品牌)、产业、项目、空间等各类策划;深入挖掘示范村非遗产品等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价值,开发特色文创产品,通过文化艺术赋能更好留住乡愁,扎实推进乡村文化气息提升。

(四)技能实训。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增强示范村村民综合素质和创业技能;搭建各级各类教育培训实训基地,开展多方面各类人才和人员的培训实训;发挥高校学科优势,加强研学实践和服务指导,扎实推进科研成果落地转化。

(五)善治提升。总结推广通榆“小积分”激活“大德治”、梨树“道德银行”等积分制清单制模式,逐步实现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下的乡村共商共建共管共享。注重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作用,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水平。有效激发农民内生动力,持续开展“最美家庭”“五好家庭”“星级文明户”“干净人家”等创建活动,打造更加干净整洁、优美宜居的生活环境。

边境县(市)以“吉乡农创园”为载体,创新运用“支边+创业+旅游+养老+移民”模式,促进重点边境村更好集聚人气。

五、工作安排

(一)前期准备。经省市县三级共商确定 2023年度“吉乡农创园”示范村打造名单,并以县(市、区)为单位统筹匹配1所结对高校。

(二)对接启动。下发工作通知,建立校县、校村结对关系,全面启动打造工作。

(三)全面打造。以校村为主体,共同制定工作计划,因地制宜推进打造工作。市县级乡村振兴、教育、农业农村、文化旅游部门在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方面强化指导,推进做好产业或项目规划,协助在项目融资、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等方面开展紧密合作。

(四)督导检查。省乡村振兴局、省教育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文化旅游厅不定期对校村相关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并联合下发工作通报,推动“吉乡农创园”打造工作深入开展。

(五)总结认定。省乡村振兴局、省教育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文化旅游厅对标打造目标标准,对各地工作进行验收评估,总结典型经验,梳理品牌模式,对达标示范村授予“吉乡农创园”牌匾。

六、工作职责

(一)省乡村振兴局、省教育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文化旅游厅

1.研究明确市县乡村、帮扶高校等工作职责;

2.研究明确打造标准;

3.研究制定扶持举措;

4.适时开展督导推进、互学共促、组织验收等工作。

(二)高等院校

1.搭建文化创意平台,挖掘示范村文化内涵和资源禀赋,加强视觉形象、产品形象的策划设计;

2.围绕村“两委”成员综合素质提升、有劳动能力农民创业技能提升、各类经营主体经销能力提升,有针对性的加强培训,并不断增强培训的实效性;

3.把农特产品的销售与农民群众的增收与师生的“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问题结合起来,让优质安全的农产品摆上师生餐桌;

4.以科研成果的示范应用、科技人员的实践服务,指导带动农民或域外人士在当地创业就业;

5.示范村每个人口规模较大的自然村(组)探索配有专业团队结对帮扶,逐步推进专项发展、差异发展。

(三)市(州)

1.乡村振兴、教育、农业农村、文化旅游部门优选并报请同级政府确定示范村;

2.负责统筹协调域内资源、政策、项目、资金和社会组织、社会力量等向“吉乡农创园”倾斜;

3.适时制定出台扶持政策举措;

4.探索创建市级乡村振兴创新创业服务中心(简称“乡创服务中心”),与县级乡创服务中心、示范村“吉乡农创园”形成三级联动发展模式。

(四)县(市、区)

1.负责与帮扶高校商定“吉乡农创园”打造内容和形式,探索实施示范村组团联创等有效模式;

2.负责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村覆盖、向户延伸;

3.负责落实产业发展资金,推动各类入驻经营主体发展产业、良性运营;

4.负责适时制定出台扶持帮扶举措;

5.探索创建县级乡创服务中心,与市级和示范村“吉乡农创园”形成三级联动发展模式。

(五)乡(镇、街)

1.负责协调保障“吉乡农创园”建设运营中的水、电等基础设施平稳运行;

2.负责做好村民宣传引导工作,鼓励激发村“两委”成员、党员、致富带头人等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活动;

3.负责营造良好的治安环境和营商环境。

(六)示范村

1.负责动员组织村民积极参与“吉乡农创园”的各类活动;

2.负责协调保障各类创业主体对土地、房屋等创业资源的租赁使用需求。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校地联动推动工作机制,市县党委政府和高校分别明确1名分管领导牵头负责,市县乡村振兴、教育、农业农村、文化旅游部门强化工作统筹,协调高校专项工作组和乡村共同开展“吉乡农创园”打造工作。鼓励高校建立乡村振兴院(所、站)。

(二)强化资源整合。充分利用现有成熟的各类平台、基地和园区,通过改进、整合,植入新功能、赋能新文化。中省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单独砍块安排给予专项支持。各地各部门既有的扶持政策、项目、资金和“万企兴万村”、社会组织等力量向“吉乡农创园”倾斜,支持高校开展陪伴式规划、建设、服务。各高校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对驻村服务人员的职称评审、岗位竞聘、考核评优给予倾斜支持。

(三)坚持因地制宜。各地政府、帮扶院校充分考虑所在村庄生态、人文、资源、产业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等方面的地域差异,突出特色、因村施策,打造一专多能、特色鲜明的“四创”融合发展平台。

(四)做好总结推广。各地各有关部门积极探索创新做法,选树一批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创新模式和典型案例,不定期开展范例交流、现场观摩等活动,推进互学互鉴、比学赶超。充分利用各级各类媒体媒介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示范效应、提高社会影响。

 

附件:“吉乡农创园”校地结对共建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