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级平台

吉林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长白山文学研究基地

作者: 时间:2016/7/28 9:06:36 浏览:

长白山文学研究基地


发展历程

长白山文学研究基地正式成立于201612经吉林省教育厅批准、依托通化师范学院设立的吉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该基地是通化师范学院文学院主要以自身科研力量独立申请并获批的第一个省级科研平台基地成立后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吉林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以及我校学科建设与基地管理的一系列相关规定与要求,我们进一步凝练研究方向,明确研究任务,并确立了“以区域文学研究为主,以传统文学研究为辅”的研究宗旨,围绕长白山文学与文化研究,从现当代文学与长白山文化研究、古代文学与长白山文化研究、民间文学与长白山文化研究等三个主要研究方向进行科研工作 

条件建设

学校非常重视省级重点领域科研平台的建设,自基地建立后每年投入5万元作为基地建设经费。基地发挥靖宇精神除购买必须的办公设备之外主要将经费用于图书购买外出调研、学术交流经过年的投入与运行,基地办公条件有所改善,基本制度建设完成除基本办公场所外还与国学馆文学院资料室等开展合作能够满足基地日常研究工作的需要。 

研究队伍

平台负责人:徐栋梁山东诸城人,文学博士,哲学博士后,教授。北京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访问学者,吉林省第六批拔尖创新人才。吉林省“十四五”社科专家,吉林省文学学会理事,通化师范学院学术带头人,中国诗经学会会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先秦两汉文学及史学、长白山文化及文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清朝鲜使臣汉诗整理与研究”中国博士后第54批面上基金项目“汉唐礼法调适与公共秩序的建构”及省社科项目省教育厅项目多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校点注释普及性古籍4。获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1

主要研究人员:研究中心现有成员8人,其中教授 1人,副教授3人,讲师3人,博士3人,中心人员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活力充沛。另邀请陕西师范大学国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曹胜高教授华中师范大学付林鹏教授等担任本研究基地的学术指导和顾问 

研究方向

基地拟主要研究的方向有三个,分别是:方向一:古代文学与长白山文化研究。本研究方向将主要围绕“明代流人诗歌与长白山文化研究”、“中国古代燕行文献与长白山文化研究”、“子弟书与长白山民俗研究”等几个方面推进古代文学与长白山区域文化的结合研究,为更好地认识长白山民俗与文化的来源和变化提供新的思路。方向二:现当代文学与长白山文化研究本研究方向拟以长白山现当代文学为主要研究对象,致力构建长白山现当代文学发生、演变、流传的理论框架将现当代文学的作品研究、美学研究与当地的长白山文化结合起来,对长白山区域现当代文学的历史进程与总体发展研究和长白山区域现当代文学发展趋向及交叉进行比较研究。方向三:民间文学与长白山文化研究。本研究方向以民间故事研究为基础,以长白山文化与民俗研究为突破方向,现已在长白山人参故事研究、长白山歌谣研究、长白山风物传说研究等三个具体方向取得了一定进展。本研究方向未来的研究目标是:以文艺民俗学为研究特色,构建长白山民间文学与民俗学相结合的基本框架,即民间故事类型学、人参文化、文化遗产学三个研究方向。

科研成果

近年来,本基地共承担国家社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9项,获得吉林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发表各类论文6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6部。 

社会服务

长白山文学的相关研究本身就属于区域性文学研究,其研究的作品大多是以长白山周边区域为主要描写对象和主要场景的,作品的发生也是在本地区民俗和文化的背景下产生的,长白山作家群的作品更是与本地的民俗文化息息相关。吉林东南部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长白山天池、集安五女峰、辉南三角龙湾等等。这些瑰丽迷人的自然景观中不仅饱含着当地丰富的地域文化,而且为特有的地方民俗提供了产生和发展的空间。由于开发与宣传的不利,吉林省东南部的旅游业并未得到有效的整合,因此,提升挖掘景观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打造“大美长白山”的旅游品牌就成为当务之急。因此,本基地要充分发挥文学服务地方的作用,从提升各旅游景点的文化内涵的方面做出有益的贡献。研究基地在完成人才培养、科学科研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和对外学术交流活动。